附近学生兼职快餐联系方式-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24小时品茶微信wx,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众摄影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大众摄影网 首页 消息 查看内容

肌理之下——台湾当代摄影联展

2015-8-3 12:14| 发布者: 编辑:孟伟| 查看: 2077| 评论: 1

摘要: 他们的创作,共同展示了近半个世纪内,台湾社会发展进程中,表层之下的肌理。他们的作品,是我们观看台湾,了解台湾的有力渠道。在他们的作品中,台湾将由一个模糊的对岸,变成可触摸的现实。由此,我们在逐渐了解对 ...


                                                                          肌理之下

                                                                                        ——台湾当代摄影联展


       摄影家:谢春德、李小镜、吴天章、陈界仁、郭英声、沈昭良


       策展人:傅尔得


       2015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


       展览地点:大理云海山水间M展区


       展览讲座 :2015年8月7日 14:00-18:00


       演讲者:李小镜(14:00-15:00)

                    吴天章(15:00-16:00)

                    沈昭良(16:00-17:00)

                    谢春德(17:00-18:00)


       地点:大理银海山水间宰相府


       在台湾当代摄影领域,他们是最初始的力量,也是如今的最中坚力量。


       他们的作品,走进过世界各地的展场,有六人次的威尼斯双年展展览,有作品被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收藏,在国际的大量关注下,活跃在世界的舞台。


       他们的纵深,共同构建了一张最精华地展现台湾的当代摄影脉络和水准的网。


       他们的创作,共同展示了近半个世纪内,台湾社会发展进程中,表层之下的肌理。他们的作品,是我们观看台湾,了解台湾的有力渠道。在他们的作品中,台湾将由一个模糊的对岸,变成可触摸的现实。由此,我们在逐渐了解对方的同时,双方作为彼此的他者,也更加地了解了自己。


       六位台湾摄影家的当代影像呈现,由其自身环境、视野和意见构成,而作为观者的我们,只有自己清楚,肌理之下,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渴望了解那表层肌理之下的台湾,将是如何?


       此次展览的台湾艺术家,他们有着探讨自身命运的高度热情,他们以影像作为媒材,对社会进行深刻的意见表达。


       他们的当代摄影表现,通过画面的真实与非真实,对台湾进行精神层面的深层挖掘。同时,他们对台湾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情绪,进行了精准的把握,将现实世界和心理状态中的可见与不可见状态,通过影像进行具象的表达。


       他们通过直观影像的情感刺激,勾起我们了解肌理之下的台湾的欲望。而这种揭开了表层面具之后的坦诚面对,是一种真诚的意见表达。


       被日本殖民半个世纪后,台湾在长达38年的时间内,处在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下。从蒋经国的十大经济基础建设开始到现在,台湾经历了经济上的起伏,也面临过内部的矛盾与外部身份的迷失,加上族群、蓝绿阵营等问题,让在此过程中的台湾人的处境,成为了一个复杂的观看对象。


       这次选取的台湾摄影家,他们通过当代影像的表达,呈现了台湾在前进的过程中,在历史和现实交织下,所面临过和正在面临的现实处境。


       这次参展的六人,以其自身的严格的要求,在影像语言和艺术表现上,在台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绝大部分都代表台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也有台湾最早成立的具有当代摄影表现的群体“V-10视觉艺术群”的成员。


       1969年,19岁的谢春德第一次在台北的画廊做个展时,已经表现了他在当代影像语言上的个性与力道。他历时14年的作品《RAW》,是对台湾在求发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和迷思的意见表达;


       陈界仁的作品具有事件性,他把台湾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中进行考量,从自身的经历以及周遭的现实出发,把台湾在历史、现实脉络中,在境内、外力量的拉扯下,台湾在发展过程中的被牺牲者的命运与处境,用影像进行呈现;


       沈昭良的创作表现了对台湾本土民俗文化的关注,他对活跃在台湾民间的舞台车进行了田野调查式的搜集,呈现了台湾民间的质朴与灵活,对大陆人来讲,他的影像是对台湾民间欲望与幻想的一场深入窥探;


       吴天章的关注脱离了具体的事件,他把握了台湾在过去百年的政权更迭中形成的历史伤痛,以及二战后台湾在社会逐渐西化过程中的时代氛围,他用影像手段,关注了这个过程中,台湾的命运,以及普通人在这时代处境中的感伤。


       上面列举的四位,他们都出生、生长、创作在台湾,对台湾的发展作出反应。是否所有的台湾影像创作者的当代性表达,都具有高度地反应了台湾?


       由此出发,我选择了李小镜、郭英声两位当代摄影师,来进行参照性表现。思考在影像创作中,脱离了台湾母体的创作可能。


       郭英声、李小镜这两位摄影家,都曾在威权体制下的台湾成长,在他们二十岁出头的年纪,都离开了台湾进行创作。


       李小镜1968年到达美国,一直到现在,他都仍在纽约进行创作,作品代表台湾参展过威尼斯双年展。郭英声在1975年去了巴黎,近二十年之后,再回到台湾,他是台湾最早的当代摄影团体V-10的初始成员。


       他们有着相似性,分别在纽约、巴黎的广告、时尚摄影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同时,他们也都在自身的影像创作上,发展处极具个性的表现。


       脱离了台湾政治经济环境下的李小镜,在纽约用电脑进行后期制作,发展出《十二生肖》、《源》等追溯自身原生文化、探讨人本身的起源,以及探索人的未来等议题的作品。


       在台湾的郭英声,创作了向威权体制挑战的作品《熨斗》,但到了巴黎的郭英声,则尽情地在情绪上用影像进行表现,他踏上了摄影史在1970年代转向彩色摄影的时代节拍,发展出了他的New Color彩色摄影系列,成为台湾当代摄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意补充。


       在对岸的我们看来,台湾的当代影像创作,因着跟我们有别的环境,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同时,从台湾内部的当代摄影表现来看,李小镜、郭英声的表现,又跟一直生活在本土的创作者不同。


       为了避免盲人摸象的无知,我们需要更多的观看,更多地了解。不仅两岸之间的彼此关系,对台湾本身创作者的彼此关系,都需要有全面的认识。

这样,我们才能由此进入一个肌理之下的台湾,不带偏见,不带盲目,有深度和脉络,有内有外,得出一个对台湾更加全面的认识。

我们相信眼见为实,但又不满足于此。


       影像的真实和直观,使观者成为一个目击式的在场者,进入特定时空的当下。而事实是,如果不是出于特定的证据式呈现,影像的真实,难免不陷入构图、取景,以及说明、阐释等复杂的主观中。


       正如我们看到的台湾,在影像上,两岸之间,从没停止过看与被看,关于台湾的大量直观纪实式的影像呈现,我们已不陌生。即便如此,那不代表我们对它真正完全的了解。


       过去几十年来,大陆人眼中的台湾,从一个模糊的猜想,到了一个由文学、大众媒体等所勾勒出的大体轮廓。我们从周梦蝶、杨牧、李敖的文字中,从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中,从邓丽君、罗大佑、侯德健的歌声中了解过台湾。我们也从琼瑶的小说,周杰伦、五月天的流行歌曲,康熙来了等娱乐节目中了解过台湾。


       过去几十年来,通过媒介,我们看到了深沉的、极具自省的人文式台湾;看到了喧闹的、充满张力的剧场式台湾;也看到了流行的、不避讳夸张表演的娱乐式台湾。


       两岸开放自由行后,每天约有三千名大陆人抵达台湾,一年下来,约一百万人次。随着这个数字的持续增长,我们对台湾有了日益增多的亲身了解,它不再是通过媒体、各渠道等中介而来,而是从亲身经历中获得。


       台湾由一个模糊的对岸,变成了可触摸的现实。我们在逐渐了解对方的同时,双方作为彼此的他者,也更加地了解了自己。


       而一个观光客看到的台湾,和一个深入了解后的台湾,必然不一样。我们不愿停留在表层的走马观花,希望更深刻地了解对岸。


12下一页
23

鲜花
3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7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大方玩童 2015-8-5 08:51
大师级的

查看全部评论(1)

验证码 换一个

友情链接: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中国摄影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   全摄影网   佳友在线   张张丽摄影器材   中国作品网   光圈   中国广播影视网   安徽摄影家网   西部摄影在线   快乐影友   中国摄影背心网   清远影友论坛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网   图客网   祥升行摄影器材网   哈药影友论坛   中国国家地理   摄贸金广角   迪丽达相机网   中国大学生在线   清江摄影网   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   美国旅游网   中国红色经典摄影网   草原摄影网   风华摄影网   上海(环龙)照材婚纱城   宝宝贝   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网   北京摄影器材城   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   国家摄影   龙摄天下摄影团   人人摄影网   西部风光摄影   百诺   旅游户外摄影网   城市风光网   霞浦摄影网   苏木山森林公园   好摄之友   武陵山摄影   VIVA无线新媒体   唯美正蓝旗影视网   安徽美展   金米拉摄影网   西部快门摄影团   百泉视觉摄影网   全球摄影网   中国东北风光摄影网  
关于我们:
做最好的摄影比赛网站,包含国内外几乎所有重要影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作品管理空间——“地盘”。具有频繁的摄影比赛及交流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影展及作品讨论,可迅速提升摄影爱好者的技术、技巧及参赛经验值。此外还有户外运动与装备等影像生活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大众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网站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网站内容版权归《大众摄影》、著作权人所有,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编辑使用本网站之内容。Copyright © 1999-2021 Popular Photography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04382号-1  联系电话:010-65250934  读者服务电话:010-65251453  广告部:010-6559250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66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