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兼职快餐联系方式-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24小时品茶微信wx,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众摄影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大众摄影网 首页 消息 查看内容

我的父亲狄源沧

2015-8-7 11:22| 发布者: 编辑:孟伟| 查看: 4827| 评论: 3|来自: 大众摄影微信公众号

摘要: 他是1940年代的北大高材生;他从1950年代就开始向摄影人介绍中外摄影师的重要作品;他参与了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摄影杂志的创刊;他热爱音乐、美食、绘画、文学,撰写了包括摄影与诗、摄影与音乐关系在内的大量文章; ...
摄影教育


       摄影界的人里面,狄老先生一直和庄学本有非常密切的来往。


       1955年,狄老先生从部队复员,调到《民族画报》工作,那时候《民族画报》还有筹备阶段,他就先负责《中国佛教画册》、《中国穆斯林画册》等系列画册的编辑工作。这套画册编辑组的组长是庄学本,他是我国第一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摄影采访、第一位登上贡嘎山顶峰的摄影家,为人极为诚恳和善,狄老先生说他们两人“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庄学本伯伯,他经常到我家来,狄老先生也时时到庄家造访,一去就是一天,因为庄学本伯伯住在很远很的地方,似乎已经快到大兴了,骑车要很久。印象中庄学本伯伯的身材非常高大,长圆脸,嘴唇很厚,人极和善,冬天永远围着一条驼色的长围巾。但不知为什么,大概他总是一幅邋遢相吧,我老是很怕他,一见他来就一溜烟地跑得远远的。更可笑的是,我从来不知道庄伯伯是个摄影家,只知道他是爸爸《民族画报》的同事。小时候,我极爱读书,什么都爱看。在一本旧杂志上,我发现了庄伯伯写的一篇很专业的文章,是讲如何从活的獐子体内取麝香。因为传统方法取麝香是要将獐子杀死后才能得到,大有杀鸡取卵的意思,为了保存獐子的性命,提高麝香的产量,庄伯伯亲自设计了一个专门的装置,将獐子放在上面,有一个勺状物可以探入獐子体内,一摇还是一转,麝香就是落在那个装置里的收集袋中。也许是因为我科学家的基因太强,也许是因为有附图,总之这篇文章我看得格外仔细,并且认真琢磨过那套装置,所以留下十分深刻得的印象。后来我发现这篇文章作者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科学家,而是常来我家的庄伯伯时,大为吃惊,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弄这么专业的事情。1984年,庄伯伯去世后,有一天我回家的时候看到狄老先生正在接待一个岁数不小的男人,以为是学生,并不在意。没想到狄老先生极为严肃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庄学本的儿子”,然后还说了一句让我非常意外的话“你们以后要互相照顾!”狄老先生一辈子都没用这么正经的口气跟我说过话,我感到意外并不是他让我与这个根本不认识的人互相照顾,而是那种他从未有过的语气。我吓坏了,重重地点了点头就又一溜烟儿地逃走了。



讲课的狄源沧 卢援朝摄影


       1978年夏季,狄老先生开始了他一生中的另一项重要的事业:开始了对青年一代的摄影辅导工作,他自己吹牛说:“人们反映,听我的课,既能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摄影知识,又幽默风趣,令人乐而不倦?!?/p>


       那一段时间下午他经常骑着车出门,问他去哪儿,他总是回答:“到池小宁家去?!背匦∧依胛壹也辉?,就是新街口附近的新太平胡同里,那个院儿我没进去过,只记得有一次路过,看见门口有一大片自行车,我就非常自豪地对同行的同学说:“我爸爸就在这院儿里讲课?!?/p>


       后来,家里常常有学生来访——孙青青、范生平、李恬、任曙林、程惠林、郝贵平、张小平,还有后来跟狄老师一起调到乡镇企业报的乔仲林。印象最深的是孙青青和范生平,他们俩个的名字象是连在一起的,永远同时出现在我家;任曙林,他是一个很高很帅的小伙子;还有李恬,我记住李恬完全是因为他妈妈是著名的电影演员凌元阿姨。我年龄比他们略小一点,却很说得来,常常站在院子里聊得热火朝天。


       有时候,学生也会帮忙我妈妈干点活,记得有一次,我家的房子漏了,就搬了梯子,让程惠林爬上去铺油毡。程惠林这个人话多不,可是特别肯干活,身上也有点功夫。人家在房顶上干活,我们就在下面继续说笑,等要下来的时候,突然发现梯子不见了,正张罗要梯子的功夫,程惠林已经从房顶上一跃而下。我们这些不干活的人不但毫无愧疚之感,还要出言讽刺:“跳下来算什么啊,人家一跺脚还能再上去!”


       再后来,狄老先生的学生越收越杂,我就完全不认识了。最可笑的是狄老先生自己也记不住,他曾经叫我打印了很多张类似“狄源沧子弟”的证明,但却不知道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获此“殊荣”!


狄源沧与弟子们合影,途中文字标出者从左到右依次是:孙诚、许阳、王松、池小宁、张岚、李恬、杨光、袁师傅、忻迎一


       印象中我从未见过池小宁,我问姐姐:“池小宁为什么没到咱们家来过?”姐姐回答“怎么会?来过无数次!”“那为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池小宁是那种特别蔫的人。”小宁去世前不久我才在网上找到他的照片,我看了半天,无论如何想不起少年时期见过这么一个人。任曙林在他的“池小宁周年祭”中这样写道:“2003年春节期间,小宁招呼大家去看望病重的老师。冬日的太阳像个鸡蛋皮,墙上似乎干枯的枝条在空气中晃动,并投下长长的光影,一只麻雀倏地飞过,在楼房间留下很大的声响。小宁一脚蹬在墙上,用手捻着干脆的树叶说着:上次见老狄是多少年前了。进屋后,老狄在卧榻上向众弟子问话,讲到小宁时,他清楚地说出小宁近年所拍的数部电视剧,师生在谈话中,似乎又回到了当年?!蹦歉龃航?,是狄老先生最后一个春节,他见到了自己心爱的学生,我很欣慰。



       狄老先生走了以后,在系统整理他的资料时,我偶然发现他曾经历了不少杂志的创刊:


       1949年3月20日进入华北画报社——1949年7月13日铅印的《摄影网》出版;1950年8月华北画报社合并到解放军画报——1951年2月《解放军画报》创刊;1955年1月转业到民族画报社——1956年2月《民族画报》创刊;1956年11月调到中国摄影学会——1957年5月《中国摄影》创刊,1958年7月《大众摄影》创刊;1961年12月调中国摄影学会理论研究部——1962年1月《国际摄影译文丛刊》第一辑出版。这其中可以肯定的1957年创刊的《中国摄影》是狄老先生参与创办的,他被选为编委,并兼任执行编辑。


       杂志,是狄老先生一生的挚爱,也是他一生的痛!被调离杂志编辑部后的几十年里,他都没有机会再做杂志的编辑工作。一直到1986年,才受《大众摄影》杂志的邀请,与编辑王大莉合作开辟了“摄影春秋”专栏,为读者介绍了一年国内外重要摄影信息,算是满足了他的一些心愿。


       与编辑杂志的经历相仿,狄老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了他的出书事业,连续出版了三本书《摄影佳作欣赏》《颐和园》《世界摄影作品欣赏》,照这种速度,他这一辈子著作等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狄老先生个子不高)。但1958年1月他的《世界摄影作品欣赏》出版,5月《新闻摄影》就对其进行了批判,理由似乎是既然叫《世界摄影作品欣赏》,但里面竟然没有中国人拍的照片!这件事真是冤枉,狄老先生1956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摄影佳作欣赏》里,可全是中国人拍的照片呀!尽管1959年,狄老先生在《大众摄影》杂志做了检讨,但他轰轰烈烈的出版事业还是戛然而止,并且马上被下发放农村种地去了。


狄源沧1956年编著的第一本摄影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狄老先生出过很多本书,都没敢再提“世界”这两个字,全部改为“国外”、“外国”或者“中外”。2001年,他去世前两年,才出了一套《世界摄影经典》。这套书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那套书里有一本《人体》。狄老先生后期出的书都是一套一套的,每次拿到样书后,我家的气氛都好到不行,几本书大家传着看。记得我看到《人体》这本书时,大大的不以为然,说:“爸,您怎么还写这种书呀!”??傻任铱赐炅耍幌蛐∏谱约豪习值奈揖尤坏钩榱艘豢诶淦?,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让老爸喜笑颜开、老妈频频点头的话:“这才是人体呐!”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如何使人体成为艺术,也让我真正了解了老爸的实力。


狄源沧早期编著的摄影图书《颐和园》封面


       在狄老先生出版的所有图书中,我最喜欢的是那本五十年代出版的《颐和园》,我家现存唯一的一本是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叔叔保存下来的,书的扉页上写狄老先生写道:“1995年3月缪印堂归还此书,离借书的1959年已约36年矣 源沧”。他在前记中说:在编写的过程中,张印泉、林杨、麦淑焕、张家骅、照耀等同志供给照片;张昕若同志赐题书名,为这本书增加了不少光彩。其实这书中用的大量照片,除了前记介绍过的,还用了蒋齐生、侯波、吴化学等知名摄影家的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用了我母亲拍摄的十一张照片,但在前记中却只字未提,母亲为此很是不平,常说:“哼,用了我十一张照片,等到感谢的时候就没有我了!”听母亲说她当时是专门开了介绍信,才能进入到很多不开放的大殿中拍照的。当时殿内光线很暗,又不允许使用闪光灯,要保证图片清晰全靠手上功夫,母亲的摄影功底由此可见一斑。很多人看到我母亲满头白发,老态龙钟,都以为她是旧式家庭妇女,可能连字都不见得认识几个。其实我父母还可以算得上是北大的同学,母亲聪明无比,不但照片拍得好,暗房技术更是一流,是我这辈子唯一崇拜的人。



狄源沧手工自传《经历》封面及内页


       几年前,我在姐姐家的书柜里发现了一套手工书,书的名字叫《经历》,厚厚的一共七本,打开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狄老先生早在1991年就动手为自己一生的经历做总结了,书的第一页,是他写得前言:


       这本《经历》,实际上是我的自传。


       自从1949年3月20日参加工作以来,“自传”写得可真不能算少,但都不值一读。它们总带有某种“交代”的性质,干巴巴的。


       作为一个摄影家的自传,我想尽量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弄得图文并茂一些。


       尽管一直在留心为自传积累资料,但始终没有正式动手。总有一个“是否为时过早”的想法。但在不久以前一次突发事变中,忽然感到自己离“死”实在并不怎么遥远。此外,身体条件、精神条件,也是江河日下,越来越差。等到动弹不了之时,再想写,就会悔之晚矣。于是,这才痛下决心,正式动起手来。


1991年5月


       这套《经历》详细记录了狄老先生一生的重要阶段,用的都是他长期积累资料中的精品,并配以详细的说明。捧着这套《自传》,我不由得抬起头来感谢上苍,让我今生有机会看到它、整理它,得以更全面地了解父亲的一生。


狄源沧摄影作品《古松》(1960年)

12
20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2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晨阳阳光 2015-8-11 18:13
那个年代的照片,看着更有视觉冲击感!
引用 dony_1010 2015-8-9 22:32
学习学习。
引用 名茶秋毫 2015-8-7 18:05
一个幽默、风趣的老人。八十年代中期,在学习班听过狄老先生的课。至今记得他的幽默,借用唐诗名句表达了构图方法后,顺带一句:如果给杜甫、白居易这些诗人一架尼康F3,他们一样也会是摄影大师。他们的照片也会像诗一样,流传千古。引得全场大笑。
时光荏苒,一晃快三十年了。每当听到、看到狄源沧这个名字,就会想起这位可亲可敬的老摄影家。

查看全部评论(3)

验证码 换一个

友情链接: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中国摄影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   全摄影网   佳友在线   张张丽摄影器材   中国作品网   光圈   中国广播影视网   安徽摄影家网   西部摄影在线   快乐影友   中国摄影背心网   清远影友论坛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网   图客网   祥升行摄影器材网   哈药影友论坛   中国国家地理   摄贸金广角   迪丽达相机网   中国大学生在线   清江摄影网   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   美国旅游网   中国红色经典摄影网   草原摄影网   风华摄影网   上海(环龙)照材婚纱城   宝宝贝   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网   北京摄影器材城   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   国家摄影   龙摄天下摄影团   人人摄影网   西部风光摄影   百诺   旅游户外摄影网   城市风光网   霞浦摄影网   苏木山森林公园   好摄之友   武陵山摄影   VIVA无线新媒体   唯美正蓝旗影视网   安徽美展   金米拉摄影网   西部快门摄影团   百泉视觉摄影网   全球摄影网   中国东北风光摄影网  
关于我们:
做最好的摄影比赛网站,包含国内外几乎所有重要影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作品管理空间——“地盘”。具有频繁的摄影比赛及交流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影展及作品讨论,可迅速提升摄影爱好者的技术、技巧及参赛经验值。此外还有户外运动与装备等影像生活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大众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网站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网站内容版权归《大众摄影》、著作权人所有,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编辑使用本网站之内容。Copyright © 1999-2021 Popular Photography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04382号-1  联系电话:010-65250934  读者服务电话:010-65251453  广告部:010-6559250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66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