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概述
千年古镇 人文黄埭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概述
黄埭镇位于姑苏城西北约10公里,始建于春秋时期,因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于此兴修水利,筑成堰埭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全镇总面积55.2平方公里,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优美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科普示范乡镇、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等荣誉称号。 地美多俊木,水秀育英才。古时黄埭,三里长街,店铺林立,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素有“银黄埭”之美誉,曾涌现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和篆刻大家张寒月等历史文化名人?;栖せ故侵摹颁肮匕紫钡闹饕?,素有“江南席乡”之称。始创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9年)的“黄埭玫瑰香水西瓜子”,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壳薄肉肥、洁净爽口见长,曾获得过杭州西湖博览会优胜奖,享誉京津沪,闻名海内外。 入境之一:黄埭老街 黄埭老街往东起斗姆阁,西至琳桥塘(现名西塘河),全长1372米,东西向,街宽3-8米,以河渎桥为中心,分为东街与西街,路面原由碎石侧铺而成,有名熙馀草堂、香花桥、古银杏树等“黄埭十八景”就分布在这条一字长街附近。 老街上的民居临河而建,散落着清至民国建筑。面街枕河,鳞次柿比,沿河开窗,粉墙黛瓦。石埠错落有致,水色清澈。河上原有13座古桥,其中跨河桥8座,街道连接桥5座,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有的风貌。 入境之二:冯梦龙故居 黄埭镇冯梦龙村是中国通俗文学之父,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出生地。冯梦龙故居总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其中房屋面积190平方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明代江南建筑风格,外围是白粉墙、小青瓦,优雅别致。 入境之三:黄埭文史馆 黄埭文史馆总建筑面积约558平方米,整个展厅分为序厅、英才人杰、物阜民丰、春和景明、情意绵长、红色烽火6个展区,将黄埭的前世今生、名人方物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再现了富有盛名的黄埭十八景,将过去的富饶繁荣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入境之四:生态建设 作为苏州市美丽城镇示范点之一,以“三园一绿廊”为目标实施了三岛公园、河滨公园、埭溪公园以及西塘河沿线生态景观绿廊建设。再结合原有的丽水长滩、春申湖公园等,形成了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 通过全面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共建成三星级康居村庄3个,二星级康居村庄5个,一星级康居村庄13个。此外,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园通过“串点建线”,增加冯梦龙故居、春申君庙、黄公荡等景点,丰富休闲观光农业的内容,拓展农业的附加功能,构建绿色经济、宜居宜业、美丽休闲的乡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集群。 入境之五: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黄埭镇为主体的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银黄埭”向“千亿工业强镇”迈进的重要引擎。勇于担当的黄埭人正以一流高新区为目标,做实做优潘阳工业园,做强做大生物科技园,做高做精国际科创园,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平台。
如何到达 黄埭镇交通便捷,东为苏虞张一级公路和S228快速路;南临沪宁高铁、京杭运河;西依望虞河,挽无锡;北枕漕湖,望常熟;15分钟分别可至京沪高铁苏州北站、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自驾路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设有黄埭、东桥两个出口;苏州中环(新G312)快速路设有4个出入口, 公交路线:1、在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乘坐82路到黄埭;2、在高铁苏州北站东乘坐824路到黄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