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到10月,盖蒂博物馆将推出展览“聚焦:动物们”。摄影术诞生的早年间,摄影师们就开始拍摄动物,但因技术局限,他们只能拍摄静止的动物:囚禁的,打来的猎物或是标本。相机和材料的进步允许人们拍摄真正的动物,首先是活的动物,然后是自然中的动物。这个展览检视不断扩展的摄影再现动物的传统,包含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曼·雷(Man Ray)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彼得·雨果(Pieter Hugo)、泰伦·西蒙(Taryn Simon)等人的作品。 1、非洲野狗 北开普敦 2010年 丹尼尔·诺德(Daniel Naudé) 丹尼尔·诺德是南非摄影师,他比较注意非洲大地上和人类杂处的动物。在一次从开普敦到莫桑比克的路途中,偶遇的一群野狗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此后他多次返回这里,追踪并观察这群动物。在和野狗们混熟了之后,他以近距离拍摄它们,结集成作品集《动物农庄》。他把这些狗拍成了荒野中的流浪汉,如同桑德的德国乡间农夫。 2、飞驰的马 1881年 爱德华·麦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 1880年代早期,加州富豪Leland Stanford和人打赌:奔跑的马是四蹄腾空的。他委任摄影师和发明家爱德华·麦布里奇测试这个理论。麦氏自制了24台相机联动的装置,马跑过的时候会触发快门。连续拍下的照片分解了奔马的动作,将时间制成切片,证实了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如今他被追认为“GIF鼻祖”。 3、宝石蟾蜍 1963年 希洛 (Hiro,Wakabayashi Yasuhiro) 希洛是生于中国的日本人,原名若林康宏,日本战败后,他离开上海到美国进入时尚摄影领域,并成为理查德·阿维顿的助手。他自己的风格,融入了日本文化带来的形式感。60年代,为《时尚芭莎》工作期间,希洛拍了一系列动物与珠宝的照片。这只猫头鹰抓着一只令人密恐的蟾蜍,猛禽与奢侈品放在一起的诡异搭配,似乎有某种关于捕食者与猎物的巧妙转译。 4 、虎 约1865年 弗兰克·黑斯(Frank Haes) 英国人弗兰克·黑斯出生于1833年,经历了早期摄影术的飞速发展的时期,达盖尔法、卡罗法他都玩儿过。也是在19世纪,立体摄影诞生,两张以人眼距离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用观片器观看,就可得到朴素的3D效果。在当时众多图录类的照片中,动物类颇受欢迎,于是黑斯在伦敦动物园拍摄了很多异域动物并因此而成名,猛兽被关在笼子里,就是为了被注视。 5 、在盒中/在盒外 1971年 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 美国艺术家威廉·魏格曼多年来一直养狗,他也画画,拍照,拍录像,他的所有这些作品都有奇思妙想,比搞笑要冷,因无辜大狗的始终伴随,所有这些莫名怪异的构想有了容易的入口,大体说来,他似乎用所有这些方法来实践自己的某种现代主义趣味,主角是他的狗们。他的第一条大狗名叫曼·雷。 6、向一匹马说再见 1993年 基斯·卡特(Keith Carter) 美国摄影师基斯·卡特被称为“平凡的诗人”,他用大画幅相机和老镜头拍摄,影像因而就有了不“日常”的视觉效果,不管拍的是动物还是人物,照片带有朦胧梦幻的气息。 7、女孩与鹿的肖像 约1854年 拍摄者未知 这是一张用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根据其中的黑尾鹿和女孩粗糙的裙子,估计这是在美国西部平原。达盖尔摄影法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这姑娘得有点手段才能让这鹿保持这个姿势,也许她的桶里放着给它的奖励。达盖尔法影像清晰锐利,不像塔尔波特的卡罗法那样,可由负片进行复制,于是每张都是“孤本”,都是一个物件,似乎闪耀着摄影最后的“灵光”。 8、Chong Ju 1970年 洪淳泰 韩国摄影师洪淳泰1934年出生于首尔,经历了日本侵略时期和朝鲜战争时期。上世纪60、70年代,他感受到东亚农耕社会被迫现代化的进程,开始用镜头记录这种境遇下的韩国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变动中人的状态,尤其是首尔周边的城乡变化。这个主题大家都熟悉。 9、疲倦的信使 1910年 路易斯·弗莱肯斯坦(Louis Fleckenstein) 此人在20世纪早期开始参加摄影比赛,一下就获了头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玩儿了40年。他活跃于美国东岸西岸的多个摄影沙龙,当年轻人们都抛弃画意摄影,进入现代主义怀抱之时(年轻的爱德华·韦斯顿曾和他一起玩过沙龙),他仍然坚持着他柔焦的浪漫影像。他从浪漫主义绘画中来,坚持趣味,心无旁骛,也是真爱。 10、孟菲斯 1971年 威廉·艾格斯顿 (William Eggleston) “新彩色摄影”大叔也拍摄过黑白,与色彩相遇之后,色彩不仅是手段,更是内容,乏味的南部生活,唇边暗含冷笑,可爱而愚蠢的塑料动物正在跨越不锈钢表面,似乎去完成一件任务。威廉·艾格斯顿将这张照片收入1974年发布的《14张照片》中。 盖蒂博物的摄影收藏涵盖摄影诞生之初至近年的作品,于是,除了呈现摄影家创作脉络的个展之外,该馆策展人往往以多种不同的脉络来使用藏品,从被摄体入手是一种常见方式,展示“人们是怎样用摄影看这个世界”,曾推出过的展览包括:建筑、静物、天空、树木、裸体、玩?!嶂崾撬媸奔浞⒄沟纳阌凹际跤肷缁嵛幕?,纵轴则是具体照片的企图,及摄影师的个人气质。这些展览的图录大部分都可网购,是不错的读物。拼盘脉络清晰,多样的照片扩展视野,如看群芳谱,但可能不够过瘾。 |